近年来,中宁县突出中宁枸杞道地产区优势,建立健全现代农业“三大体系”,大力实施基地稳杞、龙头保杞、科技兴杞、质量立杞、品牌强杞、文化活杞“六大工程”,加快建设枸杞交易集散、道地药材“大基地”,截至2024年底,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126亿元,品牌价值超205亿元,产业转型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,品牌价值迈上新台阶。
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,提升发展理念。中宁县坚持“稳面积、提单产”两手发力,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17个、自治区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个。不断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,持续深化“龙头企业+基地+合作社+农户+社会化服务组织”发展模式,探索枸杞种植“上山入园”发展新路径,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,每年枸杞采摘期间可带动全县农民5万余人务工,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、生态修复产业化、土地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的新路子。
以大策划打造大品牌,擦亮特色名片。通过“中宁枸杞品牌+企业自主品牌”模式,中宁县打造营销宣传矩阵,涌现出“早康”“宁夏红”等80余个自主知名品牌,枸杞品牌数量占全区的70%。
以大流通提升大服务,完善营销体系。中宁县强化金融政策支持,先后帮助18家枸杞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4674.8万元。加快国家级宁夏中宁枸杞市场建设,近10年枸杞市场累计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达134万吨、592亿元。携手京东、天猫等共建枸杞销售电商平台,2024年枸杞及其制品网络零售额达45亿元。
以大监管护航大市场,加强体系建设。中宁县强化标准推广应用,制定印发《中宁枸杞标准》。完善绿色防控体系,大力推广“五步法”绿色防控技术,布设测报样点580个,实现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。健全检验检测体系,确保每年检验检测次数达2500批次。加强产品溯源体系建设,建成中宁枸杞溯源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,溯源企业88家,可溯源产品628个。
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,强化产业支撑。中宁县加快实施高价值枸杞功能性健康产品开发建设以及锁鲜枸杞、枸杞原浆加工生产线及冷冻库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,创新推出枸杞口红、面膜等精深加工产品10类120余种,加工转化率达37.8%。持续实施“育龙计划”行动,枸杞加工企业发展到124家,2024年产值达9.8亿元。依托院士工作站、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载体,与国内19所高校、研究机构建立合作意向,联结枸杞研究领域知名专家、院士20名,全产业链专家智库人才新增至113名。
以大产业蕴养大融合,赋能文旅发展。坚持“中华杞乡 康养中宁”文旅发展定位,中宁县深入挖掘整理枸杞历史典故、民间传说及民俗故事,开展枸杞根雕、盆景、剪纸等文创产品创作,打造玺赞、杞鑫等观光体验文旅基地10余个,建成玺赞生态枸杞庄园、华宝枸杞健康体验馆、中宁枸杞中医康养文化中心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,精心规划黄河生态民俗游、枸杞康养度假游、枸杞工业研学游、杞乡生态庄园游四大精品旅游线路。
一处处种植基地绿意盎然、一个个创业创新经营主体活力迸发、一家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发展,中宁县枸杞产业生机勃勃,一幅“农”墨重彩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杞乡大地徐徐展开。展望未来,中宁县将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、以产业园区为支撑、以特色发展为目标,推动企业增值、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将“中国枸杞之乡”的品牌擦得更亮。(记者 杨敏)
运营单位:中宁县融媒体中心
联系电话:0955-5035386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955-87371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210007
邮箱:znrmtzx@163.com
备案号:宁ICP备18000997号